听说过泡完冷却后变浑浊变成琥珀色乳状现象的茶吗?—利川冷后浑699
发表时间:2020-12-25 09:28 利川红,属于红茶类,为利川功夫红茶的简称,产地为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,主要生产于毛坝镇、忠路镇、柏杨坝镇、文斗乡、沙溪乡等地。利川红成品茶条索紧细,色泽乌润,薯香浓郁;汤色橙黄带金圈,淡淡薯香,滋味醇甜,回甘持久。优质利川红在冷却后,会出现浅褐色或琥珀色乳状浑浊现象,称为“冷后浑”,为优质红茶的标志之一。
可能茶友们对“冷后浑”这个名词比较陌生,大多数茶友们首次买都是抱着好奇的心态试一试,结果不想而知,大多数茶友都会回购,因为这个茶确实不一般,茶中至味”并非浪得虚名。
那么利川红“冷后浑”是怎么回事?所谓“冷后浑”,是指泡出的红茶汤开始红艳明亮,微凉后呈现浅褐色或橙色乳酪状,加热后汤汁还原红艳明亮。之所以出现“冷后浑”现象,科学检测得出的结论是当茶汤温度高时,茶汤中丰富的茶多酚、茶黄素、茶红素、氨基酸等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各自成游离状态,融于热水。随着茶汤温度低于摄氏16度,营养成分缔合形成络合物,乳状物析出,使茶汤呈橙黄色浑浊,冷后浑还有另一个专业的学名:“茶乳酪”。一般来说,红茶出现“冷后浑”,意味着氨基酸、茶黄素、茶红素含量丰富,是品质良好的体现;“冷后浑”程度越高,意味着红茶品质越好;“冷后浑”红茶滋味醇厚甘爽,香浓回甘,被称之为“茶中至味”,茶界称冷后浑现象为极品红茶的标志。
实际上,利川工夫红茶,早期被称为“利川宜红”,是有着近200年历史的中国四大工夫红茶——宜红工夫的重要组成部分,2012年在利川市政府茶产业发展规划会上,因为具有独特地域品质,利川市政府将“利川宜红”改名为“利川工夫红茶”,简称“利川红”。
利川工夫红茶主产地在利川市毛坝镇,毛坝镇是”湖北省十大茶叶名乡名镇”之一,同时也是国家级生态乡镇。毛坝山区自19世纪初成为出口宜红茶的主要产地。19世纪中叶,因中国出口英俄红茶贸易带来的机会,毛坝当地农户家家种茶、红茶生意兴盛近百年。20世纪40年代前后,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,毛坝当地茶农失去了卖茶机会,毁茶改种粮食。改革开放后,毛坝镇逐渐恢复了红茶种植。毛坝位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星斗山核心区域,当地优良生态环境造就了上佳的茶叶品质,产品经过欧盟463项标准的严格检测,在欧美市场很受欢迎。到2014年底,毛坝当地茶园种植面积发展到10万亩,年产近6000多吨红茶,直接或间接出口到国外。2009年,毛坝镇开发出罕见的红茶品种“冷后浑”,成为著名的高端红茶品类,受到了消费者的热捧,干茶市场价格1万余元/斤。
2018年4月28日,在湖北武汉,“恩施玉露”与“利川红”,一绿一红,成为中印东湖国事活动茶叙用茶;随着央视《新闻联播》等媒体的报道,“利川红”惊艳亮相大国外交舞台,利川红瞬间火了,一夜刷屏,成为风靡大江南北的“网红”;一周内,关于利川红的文章与视频在微信、微博、抖音等社交平台上点击量超过2000万次,在天猫商城,利川红成为热搜榜排名首位的红茶品种。至此,利川红为全国大江南北的茶友所熟知,尤以利川红冷后浑备受茶友推崇,也开启了利川功夫红茶步入高速发展的新篇章。 ☛ 来商城,更多优质选择☚ |